时间:2024/5/3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第一次接触网吧,还是在90年代中期上大学的年纪,那个时候,去网吧主要是发邮件,因为家里和学校都不具备上网的条件,所以在与一些海外的朋友通信的时候,可以通过邮件……,感觉比写信方便、比打电话便宜。

时间一转,就到了年,那时候我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了,之前在中关村一起创业的朋友问我可以做点什么有趣的事情,我的建议是开网吧。然后我们在东四开了一家网吧,想起来,那段日子真的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啊。这篇文字并不是要写我的创业史,只是回忆70后所经历的“网吧时代”吧。

在我的印象当中,最早的那批娱乐型的网吧,玩家来这里并不是要上网的,而只是为了玩游戏,更有趣的是,那个年代并没有什么网络游戏(除了Mud),了不起了,大家去网吧就是为了玩一些局域网游戏,比如《红警》,而更多的,网吧里聚集的是一些家里没有电脑或者是家长管着不让玩游戏的年轻人。

我记得在我们开的那家网吧,消费最高的一位小伙子,来网吧就是为了玩《仙剑奇侠传》一类的RPG游戏,而他来网吧的原因,就是因为家长不让他在家里买电脑玩游戏,在97、98年的时候,电脑的价格尚在其次,因为有显示器、机箱、键盘鼠标,因此怎么也算是一个“大件儿”了,家庭购买电脑,空间很重要。

一晃儿,时光荏苒,网吧也被赋予了新的概念。网吧不再是“电脑游戏厅”,而是真的开始玩网络游戏了。应该是在年前后吧,在北京,很多大型网吧出现了,年轻人聚集在网吧也不是为了玩单机游戏,而是真的聚集在一起玩网络游戏——那个年代的网吧,网速要比家里快,电脑的性能也是更适宜游戏的,最重要的,是大家可以凑在一起“组队”。

当然,通宵营业也是网吧吸引年轻人的一个重要因素,即便是那些家里管得严一些的孩子,在假期、或者是考试考得不错的时候,也会来网吧“刷夜”,算是一种相对“文静”的疯狂吧。与现在不同,那个时候的网吧并不是“休息”的场所,虽然大家也在网吧过夜,但是那时真的是边打游戏边熬夜,过瘾的同时,也真的是很疲惫。

对了,当年去网吧,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网吧的空调是“不怕费电”的,哈哈,那个时候,家用空调虽然已经开始普及了,但是大多数时候的家长,特别是隔辈人家长,总是会说“夏天得热,冬天要冷”——网吧夏天的空调,实在是太诱人了……。

因为是严重过敏的体质,所以其实我去网吧的次数很少,里面的各种味道,包括烟、饮食、常年不开窗……都对我杀伤力太大了。为数不多的几次去网吧,也是去参加一些活动,我印象中那时的网吧经常举行网游的发布会以及游戏比赛。

与现在的网吧文化不同,那个时候的年轻人受消费和认知的限制,网吧对于我们这代人的年轻时期,真的是挺“神圣”的。至少,和好友相约三五成群地去玩儿游戏,总是有一些社交活动,比现在一个人宅在家中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忽然觉得,再也回不去的不是时间,而是那份专属于某段时间的快乐。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pgzl/7019.html
------分隔线----------------------------